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提出“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报国务院批准。”此后,各部委就出台了各种中小企业口径,由于均以过时,本文不再累述。直至2011年,4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简称四部委300号文),我们国家企业划型才有了正式标准。但这也是狭义上的小微企业,因为其所指的仅仅是企业单位。
“无论每个中小商家从事的业务有多么微小或基层,他们都有权利享受这个时代数字科技的发展成果。这是互联网和数字化科技发展演化的核心价值观。支付宝和阿里一直都是积极倡导这个精神的主要践行者。”支付宝相关人士说。
平安普惠副总经理倪荣庆日前在一个论坛上称,普惠金融遇到的挑战之一就是首贷,统计数据显示,平均小微企业经营四年获得第一次贷款,但小微企业生命周期大概在3年,也就意味着生命周期上,金融服务和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上其实在匹配性上是不强的,有一定脱节。
首先,识别客户身份。法人客户按照《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划分为企业客户(含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客户,剔除其他法人客户。个人客户依据其经营证照划分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和其他客户,剔除其他个人客户。
小微企业划型标准出台已经有7个年头,围绕小微企业贷款、税收、考核方面的文件也出台了很多,S63、S64、S65这3张大中小微企业报表连续报送多年。和GDP一样,但凡有考核的地方就有水分,今年新增S71《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情况表》表I将单户授信金额划分了4档也是希望挤挤水,想看看银行这么多年发放了多少单户授信3000万元以上的贷款来维持“三个不低于”指标。
借款人选择哪种利率更合适,关键是要根据未来利率的走势判断而确定,如果未来一定时期利率上升,则选择固定利率可减少利息支出;如果未来一定时期利率走稳或者下调,则选择浮动利率可减少利息支出。所以,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而这些些创新企业小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风险比较高,所以需要专业化的金融服务。”黄益平指出,从这个角度来说,金融需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