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中的象征着中国经济“毛细血管”的底部群体,其融资服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更是空白。网商银行的数据显示,其服务的小微客户中,从未获得任何企业类贷款记录的比例分别高达80%,微众银行的这一数据则为66%。
第七条 个人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有关政策,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贷款人应加强贷款资金支付管理,有效防范个人贷款业务风险。
根据媒体报道,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意见(中发〔2018〕27号文)》,不仅第一次明确了隐性债务的定义,对政府债务重新归纳分类,而且确立了一条识别隐性债务的重要原则,即穿透识别原则,使得隐性债务清理工作的力度和效率都大大提升,有力保障了2018年第二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全面清理整顿工作的有效推进。
1、信用贷款。在农村信用社办理信用贷款的额度一般不超过五万元,这项业务不需抵押和担保。
如果你需要资金来巩固债务、医疗账单、开办小企业、搬家等,个人贷款可以帮助弥补资金缺口。提供个人贷款的贷款人是认真的。
中国的金融体系的层次正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尤其网商银行、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等具备互联网基因的民营银行,正在将“血液”运往“毛细血管”,填补金融市场中长久以来存在的这块空白。
实体经济下行,小微企业贷款融资越来越难,银监会2013年设置了小微企业“两个不低于”目标后,2015年又设定了 “三个不低于”目标。言为目标,实为任务,目标是争取实现,任务是必须完成,直到2017年任务才有所缓和,《关于做好2017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银监办发〔2017〕42号)规定:“在小微企业贷款增长的考核上,对2016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达到一定标准的商业银行,允许按增速或增量自主选择指标考核”。